{"NEXT_PUBLIC_ENV_VARIABLE":"production","NEXT_PUBLIC_MEMBER_API_URL":"https://member.uniopen.com/api","NEXT_PUBLIC_WEATHER_URL":"https://weather.uniopen.com/api/","NEXT_PUBLIC_NEWS_URL":"https://news.uniopen.com/api/v1","NEXT_PUBLIC_NEWS_URL_V2":"https://news.uniopen.com/api/news/v2","NEXT_PUBLIC_EC_URL":"https://ec.uniopen.com/api/ecsearch/v1","NEXT_PUBLIC_MAP_EC_URL":"https://ec.uniopen.com/api/location/v1","NEXT_PUBLIC_MEDIA_URL":"https://media.uniopen.com/api/media","NEXT_PUBLIC_MARKET_URL":"https://marketing-campaign.uniopen.com","NEXT_PUBLIC_POLL_URL":"https://opinion.uniopen.com","NEXT_PUBLIC_CLOUD_URL":"https://cdn.uniopen.com","NEXT_PUBLIC_TOKEN_URL":"https://token.uniopen.com/api/token/v1","NEXT_PUBLIC_STATIC_FILES_URL":"https://cdn.uniopen.com","NEXT_PUBLIC_SENTRY_DSN":"https://a91eeddd48025a0f8030520c64b18c89@o4507059996393472.ingest.us.sentry.io/4507377714397184","NEXT_PUBLIC_GOOGLE_ANALYTICS":"G-D7YPL3Y8C4","NEXT_PUBLIC_GOOGLE_TAG_MANAGER":"GTM-T4NGDMBF","NEXT_PUBLIC_POINT_URL":"https://opwalls.sp88.tw/hub","NEXT_PUBLIC_SITE_DOMAIN":"https://www.uniopen.com","NEXT_PUBLIC_SOCIAL_URL":"https://social-api.uniopen.com/story/v2","NEXT_PUBLIC_RE_CAPTCHA_KEY":"6LdE2_AqAAAAAN3IGh19-ebdk2dajkNyAyQ6ndke"}歡迎來到 uniopen新聞 - 愛健康
台灣人常見睡眠呼吸中止症病因有3種 各年齡層大不同
authorLogo
NOW健康
2024/02/20 | 4分鐘閱讀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各國研究均顯示65歲以上的長者約有一半都有睡眠困擾,可見高齡長者的睡眠障礙十分常見。然而,干擾睡眠品質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據統計,一般成人約有15%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但60歲以上的民眾則有70%的男性和56%的女性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對健康的影響很大,除提高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之外,也與認知功能退化、白天精神不濟導致意外有關,是高齡長者健康的一大威脅。

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鄭婉汝醫師研究團隊,與冰島NOX公司研究團隊、哈佛醫學院研究中心、及中國醫藥大學睡眠中心杭良文主任合作,針對台灣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探究其病理成因以及相關的症狀表現。

該研究發現,台灣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中高齡長者與一般年齡層病人相比,失眠症狀與無症狀者較多,病因則偏向呼吸模式不穩定。本研究已於2023年6月及2024年1月分別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及《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過去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診斷需至睡眠中心進行整夜睡眠多頻道檢查,以平均睡眠呼吸中止指數來判斷嚴重度,每小時5次以上即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時配戴正壓呼吸器雖為有效也最常見的治療方法,但病人不易耐受,因此治療的依從性偏低。近年研究顯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與病因因人而異,新興的個人化治療方法,例如上呼吸道手術、藥物治療,可以針對不同的病因來處置,病人的接受度更高。

image

▲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鄭婉汝醫師研究團隊,與冰島NOX公司研究團隊、哈佛醫學院研究中心、及中國醫藥大學睡眠中心杭良文主任合作,針對台灣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探究其病理成因以及相關的症狀表現。(圖/國家衛生研究院提供)

鄭婉汝醫師團隊分析台灣不同年齡層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之病理成因及症狀,發現3種常見於台灣人的病因特徵:(1)高上呼吸道結構塌陷性併呼吸模式不穩定的患者容易嗜睡,(2)覺醒閾值低常伴隨失眠症狀,(3)上呼吸道肌肉功能弱的患者則無特殊症狀。

高齡長者的症狀以失眠與無症狀者較多,病因則偏向呼吸模式不穩定。因此,長者可能因沒有明顯的嗜睡、打鼾等症狀,而容易被忽略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發生。對於病理特徵偏向呼吸模式不穩定的長者,建議可以選擇能穩定呼吸模式的內科藥物給予治療。

image

▲3種台灣人常見睡眠呼吸中止症之病因與症狀對比。(圖/國家衛生研究院提供)

良好的睡眠除了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同時也進行細胞修復、重整代謝及免疫機能,減少身體發炎反應及心臟負擔,改善精神及心理狀態。該研究深入了解高齡長者呼吸生理機轉,也為台灣臨床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開啟個人化的序幕,透過病因分析模型,與醫師共同討論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法,減少試誤的醫療成本與時間。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陳俊翰律師感冒演變重症不治 SMA治療有機會避免憾事▸北市衛生局公布112年食藥粧違規廣告 共裁罰5424萬元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0

熱門新聞
熱門標籤
下一個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