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糧署表示,自111年5月公布「食農教育法」賦予推動之法源依據及推動方針,今年特別針對國產水果品項,依產季別邀請食農教育講師進入國中、小學校,教導學童認識鳳梨、紅龍果、梨、文旦等當季水果生產栽培、加工及營養價值等相關知識,同時以新開發產銷履歷鳳梨汁搭配通過CAS加工驗證之截切水果,提供20校、4,316位師生實際品嚐優質安全的國產水果產品,期透過本次示範計畫,將產地、截切加工廠與團膳業者整合,並利用近年推動冷鏈計畫成果,以高流通效率及全程品質保障,將優質國產水果從產地到學校再送到學童手中,培養健康飲食習慣及滿足對營養、安全、便利等需求,也希望逐步建立取代部分進口水果及果汁之消費習慣,以有效減少碳足跡,並增加國產果品的使用量。
農糧署說明,今年也針對學校教師及營養師辦理6場次食農教育培訓活動,課程涵蓋鳳梨、番石榴、芒果、香蕉等8種作物,藉由青農知識與理念分享,以及實地進行農事體驗等活動,提升各地食農教育推廣者專業知識,並為未來開發標準化教材奠定基礎,讓正確的國產水果知識能夠傳遞出去,深化食農教育意涵。
農糧署強調,本次成果展展出師生豐碩的學習成果,未來亦將持續辦理相關推廣國產水果食農教育活動,串聯更多學校、農民團體及加工業者等共同合作,也讓生產者、消費者對在地農業更加認同,以促進農業永續發展。
# 首圖來源/農糧署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三明治族經濟負擔重! 及早做好保險布局享有退休品質▸講座報名/聽力影響大腦? 醫示警耳鳴與失智風險相關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