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存股計畫》APP:每月靠股息加薪5000元要存多少?免費試算!
手機點擊下載👉https://www.cmoney.tw/r/194/ft5r5k
首先需了解,我們透過ETF領到的股息不像一般公司發的現金股利或股票股利這麼單純,ETF的股息主要由這五個來源組成:股利所得(54C)、利息所得(5A)、收益平準金、已實現資本利得、及其它所組成,其中只有股利所得與利息所得會納入所得與二代健保。
以元大高股息(0056)為例,本次配發的1.07元中,其配息組成如下:
股利所得占比3.93%
利息所得占比0.00%
收益平準金占比49.15%
已實現資本利得占比46.92%
其他所得占比0.00%
那我們就可以推算出1.07元當中只有約0.042元來自股利所得。
股利所得與利息所得雖然會納入個人所得,但是以課稅級距在5%的小資族來說反而可以有節稅的效果,因為股利所得可以享有8.5%的抵稅額(利息所得沒有),那麼中間就有3.5%的節稅空間。抵稅額上限為8萬元,也就是全年股利所得大約在94.1萬元時採合併計稅可以全額抵扣。
那麼就要注意只有股利所得享8.5%抵稅額,像上面的0056來看,一張股息1,070元裡面事實上只有42元屬於股利所得,這點大家就可以稍微留意下,不是直接拿1,070元去算抵稅額。
這邊筆者直接上結論,小資族(課稅級距5%)、中等所得(課稅級距12~20%)採合併計稅比較有利;中高所得(課稅級距30%)大部分情況也是合併計稅較有利;高所得(課稅級距40%)則是採分離計稅會較有利。
這邊也有一點要注意,以海外為主的債券ETF配息組成通常都來自利息所得,並且股息屬於海外所得,因此不適用8.5%的抵稅額以及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僅適用國內機構的利息所得)。不過海外所得有高達750萬元的免稅額且免繳二代健保,因此對於所得較高的投資人來說債券ETF也是一種節稅的方式。
一般我們使用的看盤軟體都會有個股族群的分類 像是產業、概念股、集團股等等, 但是比較少會有ETF的分類,部分有分類的也未細分是市值型、高股息、債券型等等,那麼在追蹤ETF報價的時候就比較不方便,自己一個一個拉自選股又有點麻煩。
那麼在《ETF存股計畫》APP中,ETF的報價可以一次查看,並有將ETF分類市值型、高股息、主題型、國際型、債券型等,也可以查看不同時間區間的績效表現與年化報酬率,幫助大家在選擇標的上有一些資訊參考,並且將看好的ETF存入自選股方便查看。
「存股計算機」這個工具可以幫你計算投入某檔標的的資產變化、不同標的存到財務目標每月需要投入多少錢、以及每月領到的目標股利需要存入多少資金等等計算,方便大家訂定目標並找到適合自己的ETF。
「社團」則是ETF存股計畫的專屬討論版,除了在上面會有從開戶到第一次買股的教學與各種ETF資訊外,也可以在上面發問來解決你的疑難雜症!
好用無廣告的ETF工具馬上來試用!👉手機點我下載
延伸閱讀:買0056+00878會降低存股效益?教你快速檢查ETF成分股重疊度!
-
(圖片來源:筆者整理/責任編輯:Tim)
-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