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_PUBLIC_ENV_VARIABLE":"production","NEXT_PUBLIC_MEMBER_API_URL":"https://member.uniopen.com/api","NEXT_PUBLIC_WEATHER_URL":"https://weather.uniopen.com/api/","NEXT_PUBLIC_NEWS_URL":"https://news.uniopen.com/api/v1","NEXT_PUBLIC_NEWS_URL_V2":"https://news.uniopen.com/api/news/v2","NEXT_PUBLIC_EC_URL":"https://ec.uniopen.com/api/ecsearch/v1","NEXT_PUBLIC_MAP_EC_URL":"https://ec.uniopen.com/api/location/v1","NEXT_PUBLIC_MEDIA_URL":"https://media.uniopen.com/api/media","NEXT_PUBLIC_MARKET_URL":"https://marketing-campaign.uniopen.com","NEXT_PUBLIC_POLL_URL":"https://opinion.uniopen.com","NEXT_PUBLIC_CLOUD_URL":"https://cdn.uniopen.com","NEXT_PUBLIC_TOKEN_URL":"https://token.uniopen.com/api/token/v1","NEXT_PUBLIC_STATIC_FILES_URL":"https://cdn.uniopen.com","NEXT_PUBLIC_SENTRY_DSN":"https://a91eeddd48025a0f8030520c64b18c89@o4507059996393472.ingest.us.sentry.io/4507377714397184","NEXT_PUBLIC_GOOGLE_ANALYTICS":"G-D7YPL3Y8C4","NEXT_PUBLIC_GOOGLE_TAG_MANAGER":"GTM-T4NGDMBF","NEXT_PUBLIC_POINT_URL":"https://opwalls.sp88.tw/hub","NEXT_PUBLIC_SITE_DOMAIN":"https://www.uniopen.com","NEXT_PUBLIC_SOCIAL_URL":"https://social-api.uniopen.com/story/v2","NEXT_PUBLIC_RE_CAPTCHA_KEY":"6LdE2_AqAAAAAN3IGh19-ebdk2dajkNyAyQ6ndke"}歡迎來到 uniopen新聞 - 享生活
XR沉浸式劇場《之間》即將登場! 探索生死、科技與真實的界線
authorLogo
鏡週刊
2025/03/23 | 3分鐘閱讀
當猛瑪象「復活」、寵物被「複製」、甚至人類複製技術開始成真,人類如何重新定義生命與死亡、虛實與真實?這些科幻小說中的想像,如今成為現實科技的討論焦點。

而由台灣河床劇團、加拿大 PHI 工作室、希臘歐納西斯文化聯手打造的XR沉浸式劇場《之間》(Blur),將於2025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登場,以前所未見的劇場形式,帶領觀眾踏入生命與科技交錯的超現實世界。

《之間》由河床劇團導演郭文泰(Craig Quintero)與加拿大 PHI Center 創辦人菲比・格林伯格(Phoebe Greenberg)共同策劃,結合現場表演與虛擬實境,讓觀眾不僅是觀看者,更成為體驗者。

從「實體舞台」到「虛擬舞台」的突破,郭文泰表示,傳統劇場受到實體空間與手作的限制,而VR/XR技術讓創作得以突破,例如:

  • 360 度環繞畫面,觀眾能從不同角度體驗作品
  • 劇場觀眾變成作品的一部分,不再只是單純的觀看者
  • 虛擬科技帶來新的敘事方式,擴展劇場藝術的可能性
  • 菲比提到,《之間》的靈感來自2則震撼世界的新聞:

    1. 2022 年,加拿大發現完整猛瑪象木乃伊,美國科技公司聲稱有信心在數年內讓其復活。
    2. 好萊塢巨星芭芭拉・史翠珊坦承,為了留住愛犬的存在,選擇使用基因技術複製愛犬。

    這些事件顯示,科幻小說中的概念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當科技顛覆生命的自然規則時,人類該如何面對? 這成為《之間》想要探討的核心議題。

    劇場最重要的是讓人聚集在一起,而VR/XR則提供了新的觀看方式。」——菲比・格林伯格

    VR/XR技術加上劇場,擴展表演的可能性,打造沉浸式觀看體驗。(國家兩廳院、河床劇團提供)
    VR/XR技術加上劇場,擴展表演的可能性,打造沉浸式觀看體驗。(國家兩廳院、河床劇團提供)

    VR/XR可以打破場地限制,讓劇場演出不只能在劇院發生,還能出現在美術館、博物館,甚至是個人空間。

    傳統劇場可以即時調整演出,而VR創作需要更長時間製作,例如「VR 動畫可能要花 10 天才能完成一幕」,讓導演與創作者適應新的工作節奏。

    作為2025年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的重點作品,《之間》將帶領觀眾穿越真實與虛擬,思考生命的本質與科技的未來。這場顛覆傳統的劇場體驗,將如何重新定義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值得期待。

    《蕉王吳振瑞》繼台灣歷史小說獎後 英譯版再入圍美國獨立出版獎Foreword INDIES雙項決選!南港LaLaport掀熱潮「到底贏一般百貨公司什麼?」 網友解答了

    0

    熱門新聞
    熱門標籤
    下一個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