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受訪時表示,指示用藥是指不需醫師處方,民眾可在藥局購買的藥品,依照全民健康保險法規定,指示藥品是不在健保給付範圍。但健保於30年前開辦之初,共給付2518項指示藥品,歷次多次檢討,逐步減少給付項目,目前仍有771項。
龐一鳴說明,今年評估篩選重點為「較少有醫師還在使用」的指示用藥,共選出37項,其中部分藥物僅有少數醫師仍在使用,開給患者。較多人使用的指示用藥為一款保肝片,以及用來治療打噴嚏、流鼻水的抗過敏藥,繼續開藥的醫師人數也不多,僅剩100多人。
龐一鳴指出,預計於6月提至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討論,若討論通過,最快今年8月可實施,針對有些長期慢箋領用者將有6個月緩衝期,預計這37項保肝片、過敏藥等指示用藥,將於明年初正式全面退出健保。
針對仍在給付的700多種指示用藥,健保署每年均檢討是否繼續給付,不過,全台每年約有1900萬人使用這些指示藥,等於大部分民眾都可能用到這些指示藥物。龐一鳴強調,藥費雖不多,但涉及醫師使用習慣和病人需要,因此,必須逐漸減少,逐一克服。
龐一鳴重申,大部分指示藥均有替代藥品,在評估取消給付時,一定會確保不致影響民眾健康需求,如業者認為有疑義,則可提出討論。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保健食品開封後乾燥劑、棉花該留還是丟? 藥師來解答▸經常後腳跟痛? 復健科醫師教你7招緩解足底筋膜疼痛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