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痘Ib型病毒可飛沫傳染 羅一鈞示警:遲早會進入台灣
我國上周新增1例M痘本土個案,目前境外加本土,累計404例,均為IIb型病毒,尚無新型Ib型。不過,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提出警訊,「新型病毒遲早會進入台灣」,民眾需嚴陣以待。
外電報導,世衛組織發言人哈里斯(Margaret Harris)27日在日內瓦記者會上表示,若是感染者有皮膚損傷,又與他人近距離交談、呼吸、身體靠得很近、面對面,就可能會有病毒傳播的風險,但這是種次要的傳播途徑。
哈里斯說,身體密切接觸,如皮膚對皮膚,這是M痘傳播的主要途徑。至於飛沫,雖不是主要傳播形式,但為次要傳播途徑,「與罹患M痘的人面對面,例如彼此靠近交談或呼吸,這會產生傳染性呼吸道粒子」。目前需要更多研究來了解(病毒)傳播方式。
非洲染疫者多為5歲以下兒童 當地醫師曝醫療資源不足
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布卡武以北30公里處的Kavumu醫院的M痘病房,1名戴口罩的護士正調整手套要進行護理工作。Kavumu醫院所在的Miti-Murhesa衛生區陸續出現800多例病例,其中8人死亡,全部是5歲以下的兒童。
剛果醫療單位指出,這波疫情中,75%患者為10歲以下兒童,因其免疫尚未發育完全,又玩在一起、擠同張床睡,容易遭受病毒攻擊。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也稱,未成年族群尤其10歲以下的兒童,受創最深。
非洲國家這波疫情屬於M痘病毒第1分支的子分支(Clade 1b),病例激增,臨床顯示,這個病毒變化速度比預期快。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表示,截至上週五(8/23),該國疑似病例超過1.7萬,占今年全球通報病例的9成,死亡582例。
外電報導,1名母親描述6歲兒子病情時表示,一開始擠了痘痘,流出液體,不多久發炎痘痘遍布全身。她帶兒子到東部城市穆尼吉(Munigi)一個針對猴痘提供免費治療的醫療中心,兒子接受4天療程後逐步康復。當地醫師坦言,「情況非常嚴峻,治療的需求很大,但我們收治病人能力有限;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床位(不足),其次是藥物,我們沒有藥。」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活得更久!最新國人平均壽命80.23歲 較上年多0.39歲▸減肥採低碳飲食恐失眠 醫師建議:應適量補充抗性澱粉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