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_PUBLIC_ENV_VARIABLE":"production","NEXT_PUBLIC_MEMBER_API_URL":"https://member.uniopen.com/api","NEXT_PUBLIC_WEATHER_URL":"https://weather.uniopen.com/api/","NEXT_PUBLIC_NEWS_URL":"https://news.uniopen.com/api/v1","NEXT_PUBLIC_NEWS_URL_V2":"https://news.uniopen.com/api/news/v2","NEXT_PUBLIC_EC_URL":"https://ec.uniopen.com/api/ecsearch/v1","NEXT_PUBLIC_MAP_EC_URL":"https://ec.uniopen.com/api/location/v1","NEXT_PUBLIC_MEDIA_URL":"https://media.uniopen.com/api/media","NEXT_PUBLIC_MARKET_URL":"https://marketing-campaign.uniopen.com","NEXT_PUBLIC_POLL_URL":"https://opinion.uniopen.com","NEXT_PUBLIC_CLOUD_URL":"https://cdn.uniopen.com","NEXT_PUBLIC_TOKEN_URL":"https://token.uniopen.com/api/token/v1","NEXT_PUBLIC_STATIC_FILES_URL":"https://cdn.uniopen.com","NEXT_PUBLIC_SENTRY_DSN":"https://a91eeddd48025a0f8030520c64b18c89@o4507059996393472.ingest.us.sentry.io/4507377714397184","NEXT_PUBLIC_GOOGLE_ANALYTICS":"G-D7YPL3Y8C4","NEXT_PUBLIC_GOOGLE_TAG_MANAGER":"GTM-T4NGDMBF","NEXT_PUBLIC_POINT_URL":"https://opwalls.sp88.tw/hub","NEXT_PUBLIC_SITE_DOMAIN":"https://www.uniopen.com","NEXT_PUBLIC_SOCIAL_URL":"https://social-api.uniopen.com/story/v2","NEXT_PUBLIC_RE_CAPTCHA_KEY":"6LdE2_AqAAAAAN3IGh19-ebdk2dajkNyAyQ6ndke"}歡迎來到 uniopen新聞 - 享生活
睽違5年!北美館隱藏空間「南進門」疫後首度重啟:黑白兩通道由藝術家陳慧嶠、山朋水貴+發條鼻子打造
authorLogo
Bella儂儂
2025/02/23 | 6分鐘閱讀

過去大家所熟知北美館大門入口,是館址北門,而比較少人知道的是,北美館的入口其實不只一個!在館址的南面藏有一個較少被提起的隱藏空間「南進門」,這個於2010年因應臺北花博而誕生,用來連接美術公園的出口,後來因為疫情關閉,終於在5年的閉關後於2025年一月重新開啟。

延伸閱讀:2025北美館重點展覽公布!8大亮點總整理:冰島藝術大師埃利亞松、6 位臺灣藝術家、第14屆雙年展

北美館隱藏空間「南進門」亮點1 與花博同期誕生
image

2010年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期間,為了強化「北美館」與「美術公園」的連結,因而於美術館南向與中山美術公園銜接處,增建了一個廊道形式的第二出入口,稱之為「南進門」。南進門由去年以「台大人文館」拿下2024年台灣建築獎首獎的知名台灣建築師簡學義操刀,以高架懸挑的管狀量體呼應北美館本體建築形式,與北面正門遙相對,除了緊鄰王大閎故居,也面對當時的美術公園以及整個花博園區,做為對市區的開口,迎接來自各地的訪客。

image

在南進門建成11年後,因應疫情於2021年關閉,這段時間館方不只是封閉動線,同時也思考新的規劃並進行結構優化,同年「典藏庫房新建暨南進門改善工程」正式啟動,也開始了空間改造的序幕。

image
在2012年,南進門也曾經作為台灣精品館的展示空間。Source:臺北市立美術館
image

經過幾年的精心規劃與施工,2025年1月,南進門重新開放,邀請大家從這裡走進北美館。

北美館隱藏空間「南進門」亮點2 獨特位置與空間概念
image
北美館南進門空間場景照。Source:臺北市立美術館

「南進門不僅是一個出入口,更是一座連結城市、自然與藝術的過渡空間。」除了作為另一個出入口選項外,也要強調室內空間與戶外自然的融合,保留視覺穿透性,不僅在空間規劃上,甚至南進門裡的展覽作品中都能看到這項設定,希望藝術展覽不僅侷限於館內,讓城市與館內展生對話與共鳴」。

image

另外,強調「過渡性」,空間加入了明顯的「開放」與「沉浸感」,利用光影變化、材質選擇與藝術裝置,透過動線規劃與空間層次的安排,讓訪者在踏入北美館前,便已開始一場過渡性的藝術感官體驗,為此,也用心優化了由南進門順暢抵達館內展廳的動線引導,例如南進門也提供售票與電子寄物服務,訪客不須繞到大廳而直達主要展區。

image北美館南進門入口於 1 月 18 日起重新開放,也提供售票與電子寄物服務,不須繞到大廳而直達主要展區。

北美館隱藏空間「南進門」亮點3 首檔兩藝術團隊進駐
image
「南進門藝術計畫:我們總是需要為世界創造出更 新的故事」山朋水貴+發條鼻子,《ZAI》,2025。 Source:臺北市立美術館
image
「南進門藝術計畫:我們總是需要為世界創造出更 新的故事」陳慧嶠,《當球體融入牆上的色彩時...》,2025。 Source:臺北市立美術館

南進門重啟首檔,北美館資深策展人蕭淑文以《我們總是需要為世界創造出更新的故事》為主題,邀請藝術家陳慧嶠、藝術團體「山朋水貴廖音喬+發條鼻子陳茂康」共同打造黑白二元敘事空間(一黑一白兩通道)各自表述「透明」與「渾厚」的融合,以及其之間的流動。

image

image

陳慧嶠《當球體融入牆上的色彩時...》在白色空間以顏色揭露出「輕盈」;山朋水貴+發條鼻子的《ZAI》則在黑色空間結合環境的沉浸式裝置,企圖創造「多種區域」且「虛實交會」的場所。策展人說明,「我們嘗試賦予場所最細微的元素如事物的重量、空間的量度、真實可感、知性思索、形體與官能,直到淬煉出場所本身的精純度。」

延伸閱讀:2025桃園美術館計畫公布!6檔展覽亮點整理: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桃園國際藝術獎、龔卓軍共同策展

北美館隱藏空間「南進門」亮點4 未來規劃&內容定位
imageimage

首檔也是今年南進門藝術計畫展期目前唯一的一檔,先暫估一年,接下來是否延長或換檔,會依照新館擴建發展保持計畫調整的彈性,「南進門」作為連通新舊館的路徑,希望帶給觀眾流動性的體驗,觸發觀眾感受「場域」交錯的虛實感、延伸性,同時具有新奇感和靜謐感,進而驅動身體最原始的感知 。

延伸閱讀:北美館《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開展!4大亮點:專拿歷史名場面開刀,1:1紙模型神還原現場

Source:臺北市立美術館

加入好友

染什麼顏色白髮不明顯?髮型師解答「蓋白髮」5大正確觀念:市售染劑藏風險,選對淺髮色更持久

2025年Netflix必追日本作品10部推薦!山崎賢人《今際之國3》強勢回歸,草彅剛《新幹線驚爆倒數》經典翻拍

加入Bella儂儂 LINE好友,接收流行時尚新訊。

0

熱門新聞
熱門標籤
下一個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