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 50歲後怎麼瘦?營養師教你熟齡瘦身關鍵:蛋白質要吃對、皮拉提斯是運動首選
Scott Webb@pexels
談到增肌、維持體態的飲食要訣,多數人有個共通觀念──多攝取高蛋白食物,例如雞胸肉、牛肉、蛋類或高蛋白飲品等。但研究指出,僅仰賴大量、甚至錯誤的蛋白質補充,其實效果有限!除了高蛋白飲食外,更應搭配補充小分子的「胺基酸」,才能有效加速能量與營養素的吸收,效率可提升至十倍,同時對腸胃的負擔也較小。因此,戴岑樺營養師建議,若有體態管理或健身需求,與其盲目攝取蛋白質,不如從正確、多元的營養補充做起,更能達成預期成效。
延伸閱讀 : 減肥菜單「高纖食物」如何選?營養師4大重點分析:「吃這個」預防便秘最有效
Polina Tankilevitch@pexels
延續上述觀點,近年日本興起一項全新的飲食概念──「4:6胺基酸飲食法」。戴岑樺營養師解釋,人體所需的胺基酸共20種,包含9種必需胺基酸與11種非必需胺基酸。胺基酸作為蛋白質的最小單位,在人體運作中扮演關鍵角色。該飲食法提出:當攝取比例為40%的白胺酸與60%的其他8種必需胺基酸組合時,能有效提升肌肉蛋白質的生合成速率,進而加速肌肉修復、預防流失,達成更顯著的增肌減脂效果。
Polina Tankilevitch@pexels
那麼你可能會好奇,「9大胺基酸」到底是哪些?戴岑樺營養師說明:「這9種必需胺基酸也稱為完全蛋白質,包含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離胺酸、苯丙胺酸、甲硫胺酸、色胺酸、蘇胺酸與組胺酸,是人體『缺一不可』的重要營養素,只要任一種不足,都可能影響整體營養的吸收與利用。」
延伸閱讀 : 清明節「潤餅」怎麼吃不怕胖?營養師分析5大飲食指南:餡料蔬菜怎麼選?搭配豆漿健康效益更高
cottonbro studio@pexels
掌握正確營養攝取觀念後,根據不同的體態訓練目標,日常飲食的搭配也相當重要。戴岑樺營養師指出:「『運動健身族群』因從事不同強度的阻力訓練與有氧運動,能量消耗相對更高。建議以補充9種胺基酸為基礎,並將蛋白質攝取量提高至每公斤體重1.5至2克,再搭配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做能量補給,有助於提升訓練成效。」
Pixabay@pexels
若你正執行瘦身或體態雕塑計畫,日常飲食的組成也需特別注意。戴岑樺營養師建議:「『瘦身或體態維持者』,除了掌握整體熱量控制與三大營養素比例外,女性族群尤其應補足四大關鍵營養素:維生素D、鈣、鎂與鐵。這些營養素能幫助提升瘦身效率,也維持身體機能穩定運作。」
2025南韓最美女演員Top10!宋慧喬、金智媛、秀智、蔡秀彬持續霸榜,Jisoo竟跌出榜外?
植物性才安心?春夏溫和「美白精華」7款:品木宣言、倩碧專為敏感肌打造
加入Bella儂儂 LINE好友,接收流行時尚新訊。
0